套組內含
《親子天下》126期:玩真的,學更深!直擊美國PBL專題式學習
套組介紹
【專題式學習,從小就能開始】
以她們的教室打破這個成見
一步步跟隨這群資深教師的經驗與方法
四歲孩子就能開啟自主學習、溝通合作與反思回顧
統整探究學習從學齡前就能開始!
本書大綱
幼兒期孩子就能做專題研究?他們還那麼小,有可能嗎?
我的孩子還不會讀寫,能進行的學習活動相當有限?
如何打造一個支持自主學習、追根究柢的教室?
如何運用「專題式學習」,發展新課綱強調的「統整課程」?
遵循學生的興趣、給予過多選擇,難道不會讓我的教室秩序大亂?
師長如何幫助孩子,找到具有挑戰性的研究問題?
如何增加學生提問的精細度,創造重視所有提問的教室文化?
如果你曾因上述問題困擾許久,
那麼,這本絕對值得成為你教學路上的案頭書!
——帶領你進入專題式學習(PBL)的起手式——
從目的性讀寫到自主學習,從社會情緒學習到溝通合作,
小小孩都能掌握的統整探究力,這樣起步。
透過 3階段 ╳ 3層次 ╳ 5原則 ╳ 30+成果提案,
引導孩子成為獨立自主的學習者!
還記得學齡前孩子是如何學習的嗎?
想想當探索新奇事物時,那對閃閃發亮的雙眼,
花了一段時間終於克服困難,嘴角揚起那抹充滿自信的微笑……
是的!幼兒階段的學習,就是最自然、最具強烈動機的學習方式:
能自由地決定自己想要追求的目標,盡情地向前邁進、大膽探索;
學習在困難與挫折中,一步步建構起自己的知識,最後順利地解決問題!
然而,許多大人卻經常認為幼兒階段的孩子年齡還太小,
不僅需要人照顧、無法進行團隊合作、也不具備讀寫能力……
這些大人以為年幼的孩子只能聽從大人一步步的指令來學習,
太複雜、強調思考與問題解決的學習內容,孩子絕對做不來。
事實真是如此嗎?
「專題式學習」(Project Based Learning,簡稱PBL)是奠基於「解決問題」的前提下,
重視孩子的自主學習、反思所學、合作溝通的一種創新性學習模式,
也有人稱之為「方案式學習」、「主題探索學習」、「主題式學習」。
PBL 專題式學習, 適用於各種年段的孩子與所有學習者。
在PBL教室中,孩子會針對某一特定主題作深入探究,
並與同儕環繞著一個真實的任務下彼此合作溝通。
孩子能知道「為何學習」的意義,同時在大人的引導下,
學習「如何學習」的方法與策略。
孩子將為自己的學習承擔起更多責任,
真正落實「以學習者為中心、以探究為本」的教育理念。
本書作者為三位PBL Works全美教師會成員,他們經由多年幼教與國小教學經驗發現,
即使是幼兒階段的孩子都能藉由PBL這種學習模式,為一生的學習扎下穩固的基礎。
PBL 專題式學習,巧妙地運用孩子與生俱來的好奇天性,
幫助孩子探索與生活直接相關的有趣事物,讓孩子每天都帶著興奮的心情走進教室,
迫不急待地想知道:
今天我將學習到什麼?能發現什麼新鮮事?我和同儕還能為他人做出哪些貢獻?
PBL的概念與原則,是每個教室與家庭都能具體落實的學習模式。
本書為讀者提供扎實的教學案例、學習體驗和教學策略,
也將大大擴展你對「專題式學習」的視野。
如果連幼兒都可以做得到,我們不應再錯認 PBL 只能是大小孩或資優生的專利。
就讓PBL資深教師群,手把手地帶領共同為「素養教育」與「探究式學習」向下扎根,
讓每個孩子都能從中獲益、為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內容試閱
建構主義的實踐:在幼兒教室裡創造「專題式學習」環境
Q:「專題式學習」似乎過於開放且缺乏結構。我能從哪裡開始呢?
幼教工作者對於「專題式學習」最常見的誤解之一,就是它似乎過於缺乏規範,加上過程需要由學生扮演主動學習的角色,因此認為「專題式學習」無法在幼兒階段實施。有些老師假設,在一種混亂且自由放任的教學模式中,如果教學過程的元素是零散又不一致的,那麼這樣的學習必然是膚淺的。對於不熟悉「專題式學習」能為「教」與「學」創造出各種條件的教師來說,這種假設看起來似乎是成立的,然而一旦了解「專題式學習」的背後理論依據:「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後,你可能會重新思考這個假設是否合理。
建構主義是一套學習理論,其基本前提為:學習者會藉由與周遭世界的互動而創造出意義(Brooks, 2013;Narayan,Rodriguez, Araujo, Shaqlaih, & Moss, 2013;Woolfolk, 2013)。「專題式學習」是一種教學法,它的理論基礎結合了如何讓兒童獲得最佳學習的原理原則(知識建構論),並採取「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實踐。
「專題式學習」奠基於建構主義的信念,也就是認為最有效的學習形式發生在知識被建構時,這意味著透過與他人的社會互動,學生可以在既有的豐富知識與經驗之上,建立新的理解。這顯然與較傳統的哲學有著根本上的不同,後者視兒童有如空無一物的容器,需要經由具有知識與經驗的大人來填滿。依著這樣的教育哲學觀,教師實現教學目標的做法,就是有系統地把每個年段的教學內容教完。
因此,在正式展開你的「專題式學習」旅程之前,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先從了解建構主義的核心思想出發,如此一來,將能幫助你在你的教室裡,創造並維護讓「專題式學習」成功的條件。
正如同個人價值觀會無時無刻指引我們的生活一樣,建構主義也為教師提供一套價值體系,指引我們在教室裡做出重要的選擇和決定。也許建構主義對你來說是全然陌生的東西,或者你還依稀記得,從前修習師培課程時曾讀過相關文章,卻仍然感到有些陌生。也許你過去曾有運用「專題式學習」的教學經驗,卻完全沒有意識到它與建構主義之間的關聯。無論目前的你處在光譜的哪個位置,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熟悉建構主義的五大基本原則,如此一來,你將知道它們如何為「專題式學習」的實施奠定基礎。
布魯克斯(Brooks, 2013)在〈建構主義:將人們如何學習的知識轉化為有意義的指導〉(Constructivism: Transforming knowledge of how people learn into meaningful instruction) 這篇文章中提到的觀點,能提供我們在深入探索「專題式學習」前,做為思考的起點:
根植於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教育目標是為學生提供機會,讓他們在當下運作最具優勢的狀態下建構理解力。提供機會的人則是由一位了解人是如何形成新概念(包括概念形成的個人特質與協作特質)的老師所設計、提供和管理的。(p.271)
根據上述定義中的「建構」、「機會」、「個人」和「協作」等用詞,我們很能理解為何有些老師認為「專題式學習」是開放式和非結構化的,這的確是這種教學法的元素之一。然而,如果對於這些用詞的背景理論與意涵缺乏深刻的理解,便很容易產生誤解,尤其當老師在尚未完全理解的情況下,便試圖將這些策略運用在教學之中,更會造成建構主義理論的誤用。
不管是教學者或學生,同時理解「專題式學習」的概念與實際應用是極其必要的。為了能在你的教室裡有效、徹底、有目的地實施「專題式學習」,我們必須對於建構主義的原則建立基本的了解。
現在,讓我們再閱讀一次布魯克斯的陳述語句。這次,我們試著用圖表方式(圖1.1),好好地領略字裡行間的含意,以發掘建構主義的原則。這些原則不僅僅是教育指南,同時也是價值觀,這些價值將引導你的教學決策,激勵你創造的教室文化、計畫的體驗活動,以及與孩子的對話。採用「專題式學習」的教學要借重建構主義的信念與原則,以及我們從中所發現的價值。
當你著手實施時,請認清這個事實:我們的教學不能止於向孩子傳授內容與技能;每一次的師生互動,每一堂計畫的課程,都反映出我們對孩子的信念。於是,教室不僅僅是「學習空間」,而呈現出我們對孩子抱持的價值所在,並且在每一次互動、每一個單元、每一分鐘和每一天,都是顯而易見的。它反映出身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是個什麼樣的人。
透過「專題式學習」實踐的建構主義原則,在於允許老師進行教學時賦予孩子權力,讓他們在自己的學習與團體的學習過程中,意識到學習的意義和與自己的關聯。孩子所參與的專題,也將同時呈現出老師如何看待孩子,以及孩子如何看待他們自己。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五大原則(表1.1)為老師提供堅實的基礎,幫助他們發展出一個可以讓「專題式學習」成功運作的教室(Driscoll, 2005)。然而,比記住建構主義關鍵原則更重要的是(儘管它們也同等重要),當我們設計、發展與進行專題時,必須確認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能符合並強調這五項原則。
在我們為學生的深度學習創造條件時,這五項原則所秉持的價值和信念將引導我們的教學決策。身為教師的職責,便在於仔細了解每項原則,並且安排有意義的相關體驗,讓學生與同儕一起合作與學習。有別於傳統的教學方式依賴老師傳遞知識給學生,然後再檢查他們學到了什麼,「專題式學習」鼓勵學生利用他們的先備知識和經驗來建構知識,並在整個專題學習的過程中,扮演主動積極的學習者角色。
在建構主義的原則和價值觀引導下,當我們傾盡全力秉持這些信念做為教學工作的核心時,就能賦予孩子力量,讓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知道自己可以當個有用的人。這樣的期許不僅是在孩子「長大之後」,而是身為年幼學習者的自己,在此時此刻就可以發揮影響力。我們希望學生知道,身為教室團體裡
【學習超載世代】
在步調愈來愈快的世界,一束勇敢直諫的理性之聲
成立超過15年的史丹佛「挑戰成功」團隊,完整呈現證據本位的校園變革歷程;
一套已影響超過上百所學校、全球近80萬親師生與教職員的教育實證策略。
為何稍加調整學校課表作息,學生反而學得深、學得好?
針對不同階段孩子,如何拿捏家庭作業的質與量?
為什麼降低期中期末考重要性,納入更多變通性評量,好處多多?
延後中學生上課時間,為什麼反而有助於青少年學習?
若孩子在校時間愈來愈長,如何同步提升投入度,讓他們感受到支持與信賴?
瀰漫著高速、高壓的文化,與過分強調等級與分數的氛圍,
正阻礙教育界的健全發展,也逐步啃食、傷害孩子身心。
面對孩子與家長「學這麼多,有什麼用」的吶喊,
面對老師與學校「學生能力,為何不見提升」的無奈,
長期追蹤教育變革歷程,成立已15年的史丹佛「挑戰成功」教育專案團隊,
如今已影響超過上百所學校,與全球近八十萬學生、教師、教職員與家長。
從嚴謹研究與實務變革經驗出發,探究有助於學生學習與身心平衡的策略,
傳授如何打造親師生三贏、家校同心合作的穩固校園。
史丹佛「挑戰成功」團隊主張:
— 體檢孩子所處環境的「壓力樹」,避免「慢性毒性壓力」持續瀰漫,降低讓學生感到緊張、憂慮、疏離的負面因子。
— 確保每個孩子,每天一定都要有PDF時間:「玩樂時間(Playtime)」「休息時間(Downtime)」以及「家庭時間(Family time)」,這是讓他們在生理、心理和學業上都能良好發展的必備條件。
— 逐步建構「長時段或改良式長時段課表」,或至少讓傳統課表與改良式課表雙軌並行,以因應傳統固定時間課表的缺失。研究顯示:一套有彈性的日程表,將有助於深度探索與學習,利大於弊。
— 大部分研究顯示,不管孩子的社經地位與處境如何,接受專題式學習(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課程的學生,在標準化測驗的表現並不遜色,在高階思考技巧上也有更好表現。
— 多數研究已肯定中學延後上學的效益。從主張「睡好覺、做大夢」的「睡眠大使」,到規劃「延後上學時間」,彈性上下學措施讓學生的學習成效更佳。
— 學校與孩子一起練習正念、冥想、瑜珈,與各種呼吸、靜心技巧,可提升學生健康與幸福感,培養韌性,助長關懷氛圍。
— 教師透過「影舞日」練習,真正聆聽並感受到「校園使用者」心聲,是試圖進行校園變革不可或缺的基礎功。
從他山之石,回頭省視孩子所處環境,究竟是幫助學習的助力,還是阻力?
打造適合孩子的學習堡壘,這次,就讓史丹佛「挑戰成功」專案團隊為你獻策。
本書特色
✔ 從研究出發挑戰迷思:家庭作業愈多愈好?彈性上學時間不可行?學生怎樣學才學得更好?從上百份扎實的研究出發,教育團隊提出幫助學校彈性調整,也更利於孩子學習的務實解方。
✔ 史丹佛教育團隊把脈:自2003年成立至今,由史丹佛教育學者領軍的團隊,十餘年研究與實務推展經驗,不藏私傾囊相授。
✔ 呈現家與校合作範例:面對親師難以溝通的結構性挑戰,教育顧問團隊提供多份親師生溝通信件範例、活動示範說明、自我檢視表格,協助親師生三方相互了解,促成共識與深度合作
✔ 忠實描繪轉型歷程:超過10所學校曾歷經的轉型歷程,分享變革期間的措施與方法,以實際行動呼應對孩子學習更有效的研究結果。
✔ 系統化改善學校體質:透過具備「SPACE」架構的學生作息、專題與問題式學習、真實與變通性評量、建立關懷氛圍,並重視宣導與教育」的五大層面,打造適宜孩子的學習基地。
【專題探究教學力】
師鐸獎、教學卓越金質獎、特殊優良教師,
獲獎無數的建中名師黃春木,
面對世界局勢日益複雜,學校教育必須更接軌真實世界的時代,
獻給中學校長與教師的第一本專題探究教學賦能寶典。
他,打破了教育現場「分科教學」壁壘分明的障礙,
在建中創立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班,
成功在教學現場實踐跨領域課程,
讓自然組的學生也愛上歷史!
他,領著建中教師團隊,
整合了逾10個不同科目的老師,
並以「建構學習力」的教學方案,
奪下了台灣教學團隊最高榮譽--教育部教學卓越金質獎!
他深信,當學生認真地對世界發出了第一個問題,才開始真正地與世界產生了連結,
有意義的學習必須透過學生與真實世界的互動,認真的發出問題,才是對問題進行深度理解的起點。
他費盡心思,6年來在教育現場多方嘗試,希望降低學生進行探究與實作的障礙和焦慮,更起而行的溝通與整合各分科教師,一起營造能協助學生養成高階思考力的專題探究學習環境。
本書是黃春木老師的專題探究教學智慧淬鍊,
教學新觀念 X 課程設計方法,
100個 圖表解析 X 課程範例,
每間學校、每個老師都能學會專題探究課程發展與設計,
培養與時俱進的教學新視野、新境界、新能力:
擁有看見學生所處未來的眼光——
真實世界的問題需要跨領域批判思考、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
具備重新詮釋學校功能的新思維——
學校應成為學習「平台」或學習「通路」,為學生創造出連結全球及多元文化的機會。
成功轉變教師角色的新能量——
從教知識到教學習,成為擅長指導學生學習與思考的專家。
本書菁華
➤課堂的提問與引導思考,啟動以理解為目標的教學,教會而不是教完。
一堂歷史課「超展開」到自然科,讓學生想像自己是歷史學家,從證據中推論。
他帶領學生討論拿破崙被毒死的傳言:「現在給你50封拿破崙寄給親友的信件以及他附帶寄去的頭髮,你要如何展開研究?」
學生:「拿頭髮去檢驗」、「依照信件將頭髮排時間順序」。
整堂歷史課師生彷彿上演「CSI犯罪現場」。
➤從無到有的發展批判性閱讀課程。
用文本摘要書寫的練習,協助學生發展批判性閱讀的CAER 四個基本功:
基本功1:主張(Claim)
基本功2:論點(argument)
基本功3:証據(evidence)
基本功4:推理(reasoning)
➤設計跨領域學習任務,協助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學習。
歷史課本中的工業革命帶到地理課的一二三級產業,更梳理原物料與經濟發展的關係,隨後又談到公民課的供需關係,討論市場與資本主義。將散在不同科目的相關內容一一串起,帶學生看見更立體的歷史脈絡,不讓學科區隔限制想像。
➤多元評量檢核與評分量表。
提供學習目的性、向度、過程、情境、方式、參與者等多維度面向的評量檢核項目。
➤專題探究課程設計表、教學計畫表示範。
書中附上從學習重點、知識結構、學習歷程技能等多面向的課程設計表格,專題探究教學立即上手。
內容試閱
成為教師的後援
身為教師,我們都知道課程、教學、評量三者的設計必須扣合,但長久以來,由於部定必修和升學考試的框架,在教學現場的景象是教師最關注「教學」,而且頗為強調與升學考試的搭配。雖然教師也關注「評量」,但因為「評量」深深的受限於升學考試,加上命題並不容易,而日常教學工作又十分瑣細、繁重,部分教師於是逐漸依賴教科書商提供的題庫;所謂評量,遂變成從題庫中挑題,或許修改其中一些題目、補充幾道自己設計的題目,就能完成組卷的工作。
儘管如此,許多教師仍想方設法從部定必修和升學考試的夾縫中,透過教學歷程砥礪學生的知識,鍛鍊其能力、涵養其情操。這是彌足珍貴之處。
108新課綱的推行,鬆動了部定必修主導的框架,也調整了升學考試與招生的設計,這就為教學現場長久存在的「課程、教學、評量」互動凝滯不前的問題,帶來了突破的契機。
然而,教學現場的教師們「突然」獲得課程設計的權力,以及責任,心情是恐慌大於興奮!而且,這意味著工作量的加重,必須「額外」挪出大量心力進行課程設計,並同步改變過往的教學和評量習慣。確切的說,這是「翻天覆地」的變動,涉及視野與觀念、制度與法規、學科教學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乃至軟硬體配套的改革。教育行政主管機關雖然事先有所評估與準備,但實際提供的支持系統仍未能充分和貼切。
當然,設身處地思考,教師們也不能將改革的所有工作全推給上級,畢竟課程設計的部分權力已經釋放出來。在這過渡時期,我們該思考的是如何改進與強化處於行政單位和教師之間的「中層結構」,尤其是針對「課程設計」,發揮中層領導與支持的作用。
相關資源其實是有的,來自學校外部,例如各縣市學科輔導團、國教署設置的高中學科資源平台和各學科中心,以及諸如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已試行數年的「特聘教師」、「研究教師」,或國教署推動的「專案教師」等。而在學校內部的,則有教學輔導教師、課程諮詢教師、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教學研究會、課程發展委員會等。這些機制或職務只要能運作良善,就能為課程、教學、評量品質的改善,提供充分與貼切的協助。
此外,許多關心教育的民間基金會或協會,透過實質行動,也扮演重要的角色,而來自於公、私機構或個人的研究發表、書籍出版,則讓觀念與方法的傳播更為深廣。
本書撰寫的起心動念,以及著述立說的方向和重點,就在新課綱所開展的新局面,以及官方和民間資源、資訊的交互作用中完成。本書關心的焦點在於:以「課程設計」來連動與活絡「多元評量」、「素養教學」,使三者成為整體,並就此一課題,分享我和許多社群夥伴的專業工作經驗與心得。在這樣的「新」視野中,教師的思考及工作模式將轉變為「整合課程設計與評量設計,進而有效轉化教學歷程」。
這樣的轉變,當然是不容易的,應該循序漸進。在實務上,此一轉變初期不會是全面的,通常先試行於「校訂必修」及「多元選修」,或許也該涵蓋「彈性學習」,引領學生提升學習的主動性。
校訂必修、多元選修、彈性學習所關注的學生學習活動,當以實現「素養學習」為目標。因此,「自主學習」、「學習如何學習」備受強調。主要的學習活動設定為「探究與實作」,藉由閱讀理解、批判思考、創意思考、論證寫作、溝通表達、團隊工作等具體方法,在開放、真實情境中,鍛鍊「高層次思考」,發展「自主學習」、「學習如何學習」的本事。
面對這樣的轉變,部分教師不以為然,認為:「以往這都屬於資優生的課程,現在竟然要一體適用於所有學生!」這樣的認知,當然是有所誤解。在一個民主社會中,每位公民應該都得具有自主思考及判斷的能力,以便處理個人或公共的事務,這跟是不是資優生無關。
當然,我們確實不能將以往資優班課程「直接複製、貼上」給所有學生,而是以新的模式及方法,量身打造,提供所有學生合理可行的「高層次思考」、「探究與實作」學習經驗,這就非常需要妥適的課程設計,才能實現。
本書正是以這樣的定位,嘗試提供適切的後援(backup),供教師們參考運用。同時,特別著重「以概念為本」的探討,希望協助教師們、學生們脫離紛雜的「知識點」、「事實性知識」之糾結,儘量不要再疲於奔命;無論就長遠學習效果或當代知識暴增景況而言,關注「以概念為本」,藉以促成知識的遷移和轉化應用,才是解方。
在「以概念為本」的基礎上,也才可能設計出「探究與實作」學習活動的課程,促進「高層次思考」,並且發展「跨領域」教與學的經驗。
【提問力:啟動探究思考的關鍵】
藍偉瑩老師繼暢銷作品《教學力》後又一力作
所有教學者、學習者及家長,無法忽視且需刻意練習的《提問力》
「探究」與「素養」不僅是孩子學習的關鍵字,
父母與老師更要成為啟動孩子思考的提問者!
善用提問,促進聆聽、對話與思考,發現與看見「關鍵理解」,
透過提問,優化解決問題,激發創意潛能,建立互動關係,驅動更好的改變!
本書介紹
美國教育學家杜威(John Dewey)提醒:
「傳統上既定的講課特徵,是由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解答。
但這種提問常常以取得答案為滿足,而不是引起疑難,由師生共同討論。」
超過25年教學資歷,長年投入客製化師資培育的偉瑩老師,累積了上百場教學工作坊的帶領能量,
8年來更是踏遍全台縣市,是第一線學校與教師長期且深度的陪伴者。
從培養教師優質教學力的初衷出發,這次更聚焦探究「提問」的本質:
不僅從教育哲學的思維源頭,爬梳提問的內涵(WHY)、提問需求的情境(WHAT),
更深入討論提問歷程的關鍵(HOW)以及提問實踐的場域(WHEN & WHO),
是資深教育工作者與師資培育者,針對教育與教養現場的「提問力」深刻體悟之作——
本書特色
★如何創造有益學習發生的課堂?
★如何激發師生共構的精彩對話?
★「發現」與「驗證」脈絡的提問,有何不同?
★孩子的提問過於發散,怎麼改善?
★4種NG提問陷阱,怎麼避免?
★如何透過7個問題,確認孩子是否已經掌握「關鍵理解」?
★我們的提問用語是否足夠「中性」以促進孩子思考?
★如何透過提問,讓學生成為會思考且自律主動的人?
★身為教師社群領導者,如何促進對話與反思?
★ 如何透過聆聽與溝通,使團隊產生有意義的互動?
★如何促進親子間有愛無礙的溝通?家長如何提問運用於日常生活之中?
本書大綱
就從《提問力》這本書開始,跟著偉瑩老師,
大人和孩子一起練習,把思考的天性轉為更好的思考習慣:
→大人善用提問力,成為更好的引導促進者、課堂設計者,以及組織領導者。
→孩子學習提問力,發展探索世界的另一雙眼睛,培養嚴謹的思考與判斷力。
從「提問」的目的、脈絡、類型、方法與語言,幫助讀者掌握「提問」的關鍵,
並將「提問」有效應用在親子教養、學校學習與領導共好三大領域中。
因為,偉瑩老師深信:
提問,可引導自己及他人「看見並反思」隱藏於現象背後的意義。
能夠提問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知識探索者;
能夠反思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社會參與者。
誰適合閱讀《提問力》?
適合教師閱讀:透過提問,重新思考課程設計,審慎決定課堂中的提問設計和次序安排,有效串連學生思考,激發師生共創的精采對話。
適合學校決策與社群領導者:促進提問發展的關鍵理解,讓提問不流於發散,也不只是事實表層的理解,更能聚焦在深層的意義,促進組織溝通品質。
適合家長閱讀:讓提問自然而然在親子生活中深耕發芽,培養孩子主動好奇、思考探究的習慣。
內容試閱
前言
想要好答案,先有好問題
「如果要讓一個人從不會到會,你會考慮哪些面向?」
這是我經常在帶領工作坊時問的第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一點都不特別,但卻不容易回答。
我們來看看另一個問題:
「如果要把一個單元教完,你會考慮哪些面向?」
我不知道你對於這兩個問題的回應是相同的、相似的或相異的?對我而言,前者思考的是「他人」會發生什麼歷程與結果,後者思考的是「我」要完成什麼歷程與結果。當我問了不同的問題,就會走上截然不同的解題歷程。
我們總是花太多時間在注意答案對不對,卻可能未曾想過,如果我們根本就問錯問題了,或是如果換一種問法,那麼會得到什麼結果?
原來,我們該認真思考的是「如何問」,而不是「如何答」。
提問的力量
問了不同的問題,就會走向不同的歷程,這指的是什麼意思?我們可以用以下四個例子來做討論:
【狀況1】
你們有發現什麼奇怪的地方嗎?
你們發現了什麼?
前面的句子有預設答案,對於現象已經有了提問者的既定評價;後者則沒有預設答案,解答者可以在獲取更多的資訊後,再決定下一步。
【狀況2】
這個題目要用什麼方法來解決?
這個題目裡談了什麼?這些內容間有什麼關係?
前面的句子對於有速解法的人來說是不用深思就能以直覺反應,直接決定答案;後者則是讓解答者梳理背景並聚焦在找出各項目的關係,思考過後再下判斷。
【狀況3】
這個方法有哪些錯誤的地方?
如果要讓這個方法更好,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前面的句子是封閉的,只想找出問題,但不確定這個問題後還會有什麼;後者則是開放的,引導解答者思考更好的可能,同時帶出希望的感受與行動。
【狀況4】
這篇文章在談什麼?
這篇文章想要傳達什麼?
前面的句子著重在對文章內容的理解,確認對於事實的了解;後者則是促進更深入的思考,進一步想探詢事實背後的溝通目的。
面對同一個現象,我們可以透過提問,得到心中想知道的答案,也可以透過提問,得到他人的想法,藉此看見與自己不同的想法。在上述四個例子裡,我們可以看到同一件事卻有兩種不同的提問方式:前者的提出多是為了獲取或確認某些既定的想法,從問題的問法就能發現,提問者已經在語句中指引方向與提出期待,所以如何找出被肯定的答案就成為解答者最重要的事情;後者的提出是為了促進解答者看得更遠或更深一些,即使提問者的心中對於問題已經有預設的答案,卻不會在提問中被覺察,而讓解答者能夠專注在自己的理解上。
有人或許會問:這樣的比較難道是指透過提問得到預設答案是不對的嗎?但是學校課堂中的許多學習不都有固定的答案嗎?難道我們要在課堂中推崇開放、無標準的討論或漫談?
當然不是。我確實認為有些提問是有預設答案的,甚至就是要讓解答者知道提問者正在提醒他們要找出必須注意的事情,例如在探討關鍵問題之前,我確實必須確認基本的資料已經被解答者掌握與理解,才能具備足夠的資訊進行後面問題的推論。
然而更根本的問題在於,當我們太急著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反而讓我們忘記原來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值得被探究。我們錯過了事實背後的意義、錯過了解答者的想法、錯過了發現差異想法的機會,我們甚至錯過了激發出更精采想法的可能,而這一切的可能皆源自於:我們忽略了解答者其實是一位探究者,他的主體性與能動性是必須被期待,更需要被引動。
我們與孩子間的互動最常出現的情形是我們對他提問,他就給出我們想要的答案,但是我們真的想要知道他是怎麼想的嗎?無論他說出口的答案是對的或是錯的,我們是否在乎他是如何聯想、推斷或做出推理與判斷?
如果沒有人在乎孩子自身對於要探究的事實是否好奇,對於所生活的世界是否有想提出的問題,那麼我們確實錯失了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該出現的有意義經驗。
這正是本書的目的,想要帶著大家重新思考「提問」,思考我們在面對孩子、面對他人,以及面對自己時,我們都是怎麼問、又問了什麼。
【本書架構】
這本書共分為四大篇,包含:提問相關的哲理(WHY)、提問需求的情境(WHAT)、提問歷程的關鍵(HOW),以及提問實踐的場域(WHEN & WHO)。
WHY——首先,提問就是要引出思考,如果不關注我們如何思考,不了解我們在面對思考過程中會出現什麼樣的外在與內在歷程,那麼我們就無法提出好的提問來引導有邏輯的思考。我選擇先說明這本書對於提問的理念,有了理念才知道提問時最需要關注與掌握的是什麼。
WHAT——再者,需要提問的情境讓我們知道,無論是何種情境,找到更好的答案是共同的目標,沒有這樣的認知,就不可能引出好的探究脈絡,無論是要發現新意義或是驗證已知的意義。我選擇在第二篇說明提問的情境脈絡,藉由對於情境與脈絡說明清楚後,我們才知道提問該做到什麼程度。
HOW——接著,提問歷程的產生讓我們知道,所有的提問都必須先釐清此次歷程在乎的關鍵,也就是這一段探究最終要達成什麼,可能是獲得深化的意義,或是達成有品質的過程。在前兩篇的原則說明後,我接續說明提問的方法,透過對於方法細節的說明,我們才會知道該做什麼,才能產生好的提問。
WHEN & WHO——最後,提問出現的場域與對象,幫助我們釐清情境異同,如果無法掌握不同場域與對象的特性,就無法實踐哲理,引出好的情境脈絡,提出好的問題。我選擇最後來說明不同場域與對象的運用,因為唯有透過真實實踐的探討,才能知道提問真實呈現時該有的樣貌。
在這四篇裡,我一致地守護著探究者的主體性與能動性,並以這樣的期許貫穿著整本書,也希望讓長久以來我們常說的「以孩子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以及「以成員為中心」,藉此機會能進一步作思考與釐清。如果我們期待在生活中、學習中或工作中都是充滿創造力的歷程,那麼守護探究者的提問就變得重要。
提問是為了要引出探究者的探究歷程,為了能夠有更好的理解或發現。為了達成這樣的情形,我們應該先思考一些重要的事情:
提問者視角:如何引起投入。提問者必須轉換視角,思考對於探究者而言,什麼樣的提問是能夠引起好奇與困惑,讓探究者成為決定展開探究的主體,後續才有可能為了找到更好的答案而展現其能動性。
提問者焦點:如何引出歷程。提問者必須專注於探究歷程的進行,知道在每個當下應該引出什麼樣的探究歷程,讓探究者不斷地抓住待解的疑問,也要促進他採取更好的行動。
提問者姿態:如何促進思考。提問者必須對於探究者展現友善的姿態,不僅對於好奇的提出表示友善,對於探究歷程中的想法表示友善,也對於歷程中的困惑或失敗表示友善。友善不是討好,而是營造促進思考的環境氛圍,運用可促進思考的用語等,讓探究可以堅持,直到好的答案出現。
提問是一個動詞,也是一個名詞;是做一件事,也是做出來的那件事。提問是探索意義上非常重要的行動與結果。我們絕不是只要孩子學會結果而已,更要讓孩子學會把大部分的時間用在探究一個有意義的問題上,這樣的經驗將影響他有沒有辦法探索這個世界,也影響他是否能從探究這個世界的過程中形成新的意義,更影響他在面對未來這個世界尚未產生的許多問題時,能否具備去面對、去解決或承擔問題的能力?如果我們的孩子未來面對外在的世界,都沒有辦法提出一個明確的問題,那麼他可能連著手解決這些外在世界現象的機會都沒有。
我們透過有系統的提問安排或思考引導,讓孩子從我們的示範中,觀察與學習怎麼提出問題,而那些由孩子提出來的問題並非要由我們來回答,更多的是我們希望透過他們自己提出問題,引導他們覺察自己對於現象的理解與否,並能決定下一步的行動。最終,我們期待他們能培養自問自答的習慣,就如同成人在生活中應該出現的情形。
如同本書特別規劃每頁下方的提問筆記,期盼讀者透過對自己的提問,開啟找尋答案的歷程,這是一個相對成熟的探究者與學習者會有的思考歷程。能夠問出對的問題,是探究世界的第一步,也才有終身學習。
【預備教育的未來】
臉書創辦人馬克.祖克柏與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
都認同的教育理念
為所有教育工作者及家長指引未來教育的方向
在變化急遽的社會與經濟情勢中,
我們該如何帶動教育的翻轉,
為孩子預備未來,擁有豐盛圓滿的生活?
書籍介紹
所有教師及家長,都希望及早為孩子及教育的未來做好準備,但是對於該做什麼準備、如何準備,卻常感到困惑。
本書作者為美國頂峰學校創辦人,分享教學與辦學十五年的經驗,告訴讀者如何在學習的不同階段陪伴並引導孩子:包括培養自我引導學習的能力、建立成功的習慣、連結學習與生活,以及強化彼此合作等,這一切都是為了幫助孩子準備好經營自己人生的能力,而非只是學業成就。
頂峰特許學校就是這樣一個特別的地方,不強調課業成績,讓每位學生自由發展,教師的角色在於開發孩子潛能及指引,但也是這樣的風格,培育無數具備職業與生活技能的人才,而這樣的創新教育,也值得台灣借鏡。
頂峰學校的教學理念可歸納出以下關鍵核心:
‧與現實生活連結
不同於傳統的「主題單元」學習,採取「連結生活」的研究,把教學重心放在真實世界。
‧自我導引學習,學習自己學習
透過以專精、自主性、目的為中心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領導者
‧透過指導進行反思
提出問題,激發孩子反思自己想要什麼、自己是誰、在意什麼、感覺如何,以及最終的目的。
‧一個孩子都不放棄,積極合作
了解自己的優勢,以及需要改進與努力的地方,在團體中彼此學習,一同成長。
‧建立成功的習慣
以「學習建構模組」做為教學工具,幫助孩子開發十六種重要習慣
‧因好奇心驅使的知識
讓孩子循著好奇心和興趣探索潛在興趣,在深入追尋中持續不斷的學習。
‧具體的下一步
清楚認識本身的價值,探索世界能供給自己什麼,做出有所依據的選擇。
透過書中許多師長與孩子的親身經驗,深入了解如何引領孩子茁壯成長,在學業與生活中找到未來的方向與藍圖,朝自己設立的目標勇敢前進。
張淑玲 昶心蒙特梭利實驗教育負責人
黃政雄 全人實驗中學校長
內容試閱
在頂峰預備特許高中(Summit Preparatory Charter High School)成立第二年的學期開始,伊莎貝拉在一天早晨走入了校園。她的個子相當嬌小,有著一頭深棕色的長直髮,以及深邃、銳利的棕色眼睛。她的裝扮很樸素,背著一個後背包。我不認識她,因此出聲詢問能幫什麼忙;她客氣的說想要找校長,談關於轉學的事情。「我就是你要找的人。」我回答她。
我們坐了下來,而我注意到的第一件事情,是她的冷靜和成熟。得知她是高中二年級學生時,我深受震撼。她的聲音沉穩而確定,就是安靜了一些,不隨意開口,說話時也有仔細考慮過後的意味;不過,她的聲音中也帶有一股急切和堅定。
「我想要上大學。」伊莎貝拉開始說話。「我聽說這間學校不一樣,你們會確保每個學生都可以進大學讀書。」「這一點也沒錯。」我邊說邊迎上她的目光。這是我們頂峰高中的承諾。
她並沒有移開目光,「我需要像這樣的學校。如果待在目前的學校,我是沒辦法上大學的。我過去做了一些事情……。」她停下來看了看自己的雙手,然後抬頭再度面對我的目光。「我曾加入幫派,跟一群人混在一起,他們並不奢望我所想要的未來。我現在跟那些人、那些事都沒有關係了,但在目前的學校裡,那些人仍然圍在我身邊,每一天都想把我拉回以前的日子裡。我不想要再回到那種生活。我想要前進,我想要上大學。」
我感覺自己緊繃起來。我不希望頂峰高中裡有幫派份子。而且可悲的是,我從來沒遇過任何學生能拋開那種舊生活─不管他們多努力去嘗試。在之前學校教過那些孩子們的臉孔,一一在我心裡閃逝。他們都有真誠的企圖心,但到頭來,沒有一個人能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逃脫幫派的萬有引力。我很懷疑,伊莎貝拉能成為「例外」嗎?但同時間,我也很難將自身的經驗和眼前年輕女孩的經驗相印證。她有一種鋼鐵般的決心,讓我想要相信她能做到。
我將註冊入學需要的資料表格拿給伊莎貝拉,告訴她如果想讀頂峰高中,就需要把這些資料填完再交給我。她急切的收下,並在我解釋整個流程時翻閱著表格。過程其實相當簡單,我們需要的就是一般資料,以及她目前學校的在校成績單。她聽話的同時點了點頭,同意會在當天傍晚完成所有表格,隔天交回來。
在伊莎貝拉走出門口時,我跟自己打賭她不會回來了。畢竟我已經見過太多孩子,他們想要不同人生道路而開口尋求幫助,只是最後都沒能堅持下去。
隔天早上,當伊莎貝拉進門時,我很開心自己賭輸了。她小心的完成每一張表格,也向目前的學校申請了成績單。她其實應該要再過一天才能拿到成績單,但希望把手上可以交的東西立刻拿來給我。我翻了翻資料,看到「家長/監護人簽名」這一欄是空白的。
我轉頭面向伊莎貝拉,指出她需要至少一位家長或監護人的簽名,而她以一種我很快就會非常熟悉的堅定眼神看著我,說:「我跟外婆同住,她只是提供一個地方讓我住下來。我爸媽之前吸毒過世了。我都是自己照顧自己。」我點點頭,說:「我明白,但是你的外婆仍需要在表格上簽名。」
那個星期,伊莎貝拉每天都會來這裡,直到把註冊入學所需的所有東西交齊為止。我發現自己每天早上都在期盼她回來。因此當我終於告訴她「可以開始在頂峰高中讀書」的時候,我們兩人臉上的笑容一樣燦爛。「你不會後悔的。」她如此承諾。
伊莎貝拉證明了自己是位優秀的學生。她的作業一絲不苟,思路清晰,寫作技巧高超,口頭報告也相當有說服力。她的數學、科學也同樣表現優秀,很快就和另一位學生傑米不相上下。在所有任課老師看來,傑米是個資優生,他對事物有好奇心,也很努力學習,並在全部的科目都表現傑出,讓人覺得他似乎天生就能把任何事給學好、學精。此外,傑米在班上也受到同學的歡迎和尊敬,因為他願意花時間幫助其他人。
許多年之後,傑米在畢業前幾天,說出自己有多麼愛慕伊莎貝拉。他樂意見到伊莎貝拉在學識上與自己旗鼓相當,並認為她就是自己一直在尋找,可以幫助自己把論點想得更清楚、針對報告提出回饋的同伴。
傑米也已經洞察到,在許多其他方面上,他無法和伊莎貝拉匹敵。傑米明白,自己有慈愛的父母是多麼幸運的事,彼此同住在中上階層舒適的家,其中充滿了愛、食物、書本和支持。
傑米不需要擔心如何照顧自己,他的工作就是上學、學習、把事情做好。而伊莎貝拉的生活就艱辛多了。伊莎貝拉開始讀頂峰高中後,就在學校附近的一間零售店打工。升上十一年級的時候,她曾來問過我,是否知道可以在哪裡找到一份全職工作。伊莎貝拉的外婆家,其實等同一個臨時湊合的公寓,外婆也希望她可以付房租。此外,伊莎貝拉還需要買自己的食物、衣服和日用品。
我表示可以幫忙食物和日用品的部分,但伊莎貝拉不想這樣,她就只想要一份工作。因此,我把她介紹給在初創科技公司工作的朋友。這間位於街底的公司,正為徵求行銷人才傷腦筋,因為職務條件需要能說流利的西班牙語。他們同意讓她過去面談。
雖然我想為伊莎貝拉再多做些什麼,不過她凡事都靠自己。你在學校給她一個位置,她就會善盡其責;你把她介紹給一間公司,她一定會得到那份工作,並且做得很好。伊莎貝拉真的這麼做了,每天傍晚放學就到那裡工作。
在伊莎貝拉開始工作半年後的某天早晨,她一到學校,就先來我的辦公室。我注意到她肩上背了兩個後背包,而不是一個。她說:「我目前已經搬出我外婆的房子了,想把我的新地址給您。」
我知道她的生活並不容易,但這消息似乎過於突然。我擔心的問:「發生了什麼事?你要搬到哪裡?」「我已經存夠錢去租自己的公寓。我不能繼續住在外婆家,那裡並不安全。我雖然有付房租,卻時常得在她的臥室地板打地鋪,因為她一有機會,就把我的房間租出去。住客會偷我的食物和東西。我不得安生,需要離開那裡。」
「我們能幫你做什麼呢?」我問她,急切想要實質上支持她。
「您不需要做任何事。我找到一間公寓,今天就會搬進去。」
「那麼,至少讓我們幫你搬家。」我帶著一絲絕望如此提議。
「沒關係的,塔文納校長。我全部的東西都在這裡了。」她指著第二個後背包,然後說:「我可以把它先放在這裡,今天下課後再帶走嗎?」我點點頭,覺得自己有些無用,也感到非常有罪惡感,沒想到伊莎貝拉擁有的所有東西,就僅只一個後背包大小。
「嗯,對了,塔文納校長,我終於存夠錢來除去身上的刺青。這週末我就會把它弄掉。」說完,伊莎貝拉露出我認識她以來見過最喜悅的笑容。這刺青是她過去加入幫派時弄的。伊莎貝拉獨力處理離開幫派生活所要做的事,就如同她
生活的一切事情。那是一段令人痛苦的經驗,不過她處之泰然。如今,她即將切斷跟過往生活最後的聯結,不再屬於那一部分,而是擁抱她為自己創造的未來。
在高中的最後一年,伊莎貝拉心中的第一志願─聖克拉拉大學,提供了商管系獎學金讓她入校就讀。大學四年畢業後,伊莎貝拉進入職場,還建立了一個溫馨、和樂的家庭,目前正計劃成立自己的公司。
直到今天,伊莎貝拉的人生仍鼓舞著我。我在她的工作倫理和決心中找到了力量。我佩服她的願景、明確性,以及承諾不管發生什麼事,都要將之實現的責任感。我渴望擁有她那種獨立和自信。
對我來說,伊莎貝拉把所有孩子想要的東西給具體化了,也就是能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變得快樂、成功且忠於自己。伊莎貝拉就跟我認識的所有孩子一樣,她想要的是機會,而不是等待某人來解救自己。
【《親子天下》126期:玩真的,學更深!直擊美國PBL專題式學習】
◆ChatGPT搶不走的實作力!120秒稿懂專題式學習(Project Based Learning)
玩真的,學更深!ー直擊美國PBL專題式學習
小學生的「造船專題」要和夥伴爬進自己設計、用膠帶黏製的紙箱船內,測試能否浮在真實水面上2分鐘;中學生透過「手偶專題」,用自製的襪子手偶,勇敢說出自己被霸凌、被歧視的故事......
玩真的,才學得深。PBL專題式學習,打破你對學習的想像。
睽違二年,《親子天下》採訪團隊再次赴美,直擊PBL聖地HTH校群,和舊金山灣區不同形式的PBL,帶你見證,學習的成功和喜悅,不在取得一個分數,而是記得自己在專題裡的興奮,以及和同伴一起努力展示把知識用出來的深度學習。
PBL以學習者為中心,帶領孩子發展自我的內在旅程,和108課綱素養導向、在真實生活情境中學習的目標不謀而合。在台灣,許多學校與機構,也開始走在PBL的路上。
今天,只要輸入指令,ChatGPT可以幫你寫論文、寫程式、完成許多任務,但教育必須培養孩子真正面對未來挑戰的能力。PBL將是解方之一。
《親子天下》三月號,帶你深入PBL精髓,跨出教學舒適圈,培養孩子成為未來的人才。
◆美國直擊!地表最強PBL學校High Tech High如何帶學生玩真的、學更深?凱瑟琳史密斯小學用PBL翻轉弱勢生命運